2025年上半年路易泽,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核心业务板块业绩引发行业关注:旗下泰康资产管理规模突破4.5万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双增;泰康人寿、泰康养老、泰康在线三家保险子公司同步实现利润正增长。
2025年“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正式落地,叠加“长寿时代”来临,越来越多“Z世代”开始前置养老规划,在资金安全与品质生活间寻求平衡。在此背景下,泰康集团“新寿险+长寿生态”的资金闭环逻辑,变得愈发清晰。
管理资产半年新增3000亿
泰康资产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泰康资产实现营业收入30.05亿元,同比增长8.34%;净利润13.16亿元,同比增长20.67%,体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资产管理规模持续扩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管理资产总规模已达4.2万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这一数据进一步突破4.5万亿元,半年内实现稳步增长。细分业务中,第三方资产与养老金管理是核心增长极。截至2025年6月末,泰康资产受托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超2.6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约4%;泰康资产受托管养老金规模超1.1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约10%。其中企业年金管理规模超6300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居市场前列,进一步巩固国内最大养老金投管机构之一的地位。
保险资管成大资管“压舱石”路易泽
泰康资产的增长并非个例,而是保险资管行业整体崛起的缩影。数据显示,保险资管已成为我国大资管行业的核心力量,且行业转型趋势明显。中信金控财富委资产管理工作室发布的《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报告(2025年1季度)》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大资管行业整体资产管理规模(AUM)约为163.16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规模在大资管行业中位居第一。
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保险资管在整体资管行业中的份额也在稳步提升,从2016年的11.46%逐步上升至2024年末的21.18%。西部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孙寅指出,保险资管机构在长期资金运用、大类资产配置、固收投资及合规风控上具备先天优势,但也存在资金来源单一、短期权益投资经验不足等短板。
为突破发展瓶颈,保险资管机构普遍发力探索发展第三方业务,提高第三方资金占比。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1年至2023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各类资金来源占比中,系统内保险资金占比持续下降,第三方资金(除系统内保险资金外的资金,包括第三方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养老金和其他资金)占比持续上升。泰康资产的第三方业务布局正是顺应了这一行业趋势。
保费增速下滑,投资收益“填坑”
在泰康资产的带动下,泰康集团旗下泰康人寿、泰康养老、泰康在线三家保险子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均实现正增长,“新寿险”模式成效逐步显现。
2025年上半年,泰康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09.73亿元,同比下滑5.8%;净利润159.97亿元路易泽,同比增长164.5%。有分析认为,泰康人寿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执行会计新准则,二是投资端表现改善。半年报显示,泰康人寿投资收益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38%上涨至2025年上半年的1.8%,同比上升0.42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3.74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77万亿元,同比增幅为5.4%。对比可见,2025年上半年泰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的同比表现,落后于人身险行业及整体保险业的增长水平。
受益于“新寿险”模式优化,泰康养老经营质量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22亿元,成功扭转2024年上半年亏损14.5亿元的局面。投资端表现稳健,上半年泰康养老投资收益率1.29%,综合投资收益率2.71%。在业务层面,泰康养老二支柱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超6000亿元,个人养老金客户超22万人,服务企业超5500家,保费规模超30亿元。
作为互联网保险板块,泰康在线保持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72.52亿元,同比增长5.76%,延续2021年以来逐年抬升态势;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近1000%,创历史同期新高。投资端方面,上半年泰康在线投资收益率1.42%,综合投资收益率2.04%,与2024年同期相比,两项指标均有提升。
“入住券”替代保单背后的战略赌注
“新寿险不是简单卖保单,而是把保险资金转化为实体服务,再把服务体验卖回给客户。”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在202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阐释泰康“新寿险”模式的底层逻辑。从2025年上半年泰康集团核心板块的业绩表现来看,这一“资金-服务-盈利”的闭环正通过三大路径稳步落地。
在实体服务端,泰康重资产布局的养老社区持续扩容。据“泰康之家”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目前,泰康已在全国37个城市布局45个项目,其中23城26家社区投入运营,在住居民超18000名,形成“实体资产+金融收益”的良性循环。
在资金沉淀端,“保险+养老服务”的绑定模式有效拉动保费增长。据泰康人寿年报,2023年泰康人寿就已卖出20万份与养老社区绑定的储蓄险“幸福有约”。泰康人寿表示该产品已连续11年持续增长。以“幸福有约”系列200万的件均价计算,养老社区将为泰康带来4000亿元的保费规模。
在投资管理端,泰康资产通过科技赋能突破传统模式瓶颈。通过自主研发投资管理平台,实现“研究-投资-风险-交易”业务场景整合,实现全品种、全规则、全流程的覆盖和集中管理,有效应对客户资金来源多样、账户体系结构复杂、监管合规日趋严密、资负匹配难度提升等方面带来的挑战,缓解了资产规模增加形成的效率压力。
然而,“新寿险”也面临挑战。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泰康“新寿险”模式以“支付+服务+投资”三端协同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养康宁生态,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壁垒,代表寿险业从“风险补偿”向“服务解决方案”转型的前沿方向。但其重资产、长周期、高运营要求的特性,也使其面临投资回报慢、利率敏感、文化适应、运营复杂等多重挑战。
面对行业新形势与挑战,泰康将如何应对?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泰康资产首席执行官段国圣日前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上刊登专栏文章指出,“单纯依靠固定收益类资产已无法满足寿险负债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保险资金必须更加重视权益资产配置价值。”
他表示,泰康资产已探索建立了产业链研究体系和矩阵式研究团队,积极挖掘消费、医药、互联网等行业中基本面稳定、具有红利属性的个股投资机会。此外,他还认为,保险资金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长期投资模式,比如,通过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开展长期投资试点也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创新的重要探索。
2025年6月27日,泰康资产旗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首笔投资交易,该交易为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项目落地案例。截至上半年,监管已累计批复三批险资长期投资试点共2220亿元。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长期资金入市加速,在行业转型与市场机遇交织的背景下,泰康集团能否持续维持“稳健+增长”的发展态势,备受市场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路易泽
新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